第(2/3)页 而在这段时间内,李霁月也没有忽略情报网络的建设。她清楚,战场上的胜负往往不在于力量的对比,而在于信息的准确掌控。为此,她决定从育才馆中挑选几位聪慧机灵的年轻人,秘密培养成情报收集员,让他们在周边的村镇和商队中散布开来,收集情报。 她召集了三位心思缜密、机敏灵活的年轻人,让他们秘密接受赵峰的训练。赵峰虽然擅长战斗,但对情报收集也颇有心得,他教给这些年轻人如何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收集信息、如何掩饰行踪,以及如何迅速传递情报。 李霁月亲自挑选了一些适合年轻人伪装的衣物和行装,悉心为他们设计了几套合理的身份,让他们分别以村民、商贩、旅人等身份融入周边的各个村镇,以期能够探查到各方势力的动态。 其中一位名叫阿鸣的年轻人年纪不大,但极为机智,接受训练之余,时常向赵峰请教如何在市集间穿梭、如何隐藏身份。他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每一项技巧,甚至对一些微妙的语言技巧也乐此不疲。李霁月看着他活泼的性格,心中暗暗期待,知道阿鸣日后必将成为情报系统中的关键一员。 一个月后,情报收集员们逐步投入工作,阿鸣被派往了东南方向的一座集市,负责收集吴国和邻近小国之间的交易信息。李霁月特意嘱咐他们不要轻举妄动,且不可暴露城池的位置。几位年轻人领命后,带着满腔的信心踏上了各自的任务。 与此同时,李霁月还开始在城池内推行识字教育。这次,她不再仅仅局限于育才馆的年轻学员,而是将识字推广至普通百姓。她深知,只有让百姓们具备基本的知识,城池的运转和管理才能更加高效。 她命工匠们制成了简单的木板课桌,又请了几位识字的老人担当义务教员,为百姓们传授基础的读写技能。李霁月亲自编写了简单的字帖,供百姓们练习使用。她甚至在每个街区都设置了一个“识字坊”,鼓励百姓们随时去学习。 刚开始,许多百姓还对识字教学感到疑惑,有些人觉得年纪已大,学这些没什么用;还有一些人认为繁忙的劳作已经耗尽精力,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学习。 然而,李霁月并未因此气馁,她时常亲自前往识字坊,与前来学习的百姓们交谈,耐心地解释学习识字的益处。她以温和的态度告诉百姓们,识字不仅能够开阔视野,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城中的公告,甚至有助于他们了解外界的动向。 李霁月对识字坊的关心与用心逐渐感染了城中的百姓,大家开始慢慢接受识字的重要性,越来越多人愿意放下农具,挤出时间去学习。识字坊的木桌上,总能见到年长的农夫一笔一划地写着生疏的文字,甚至一些妇女也带着孩子前来,一边学习,一边鼓励子女认真听讲。 一天傍晚,李霁月来到识字坊,看到几名少年正挤在一张课桌前学习写字。她走过去,微笑着问道:“学得怎么样了?觉得识字难不难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