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文武百官们见陛下态度如此坚决,心中又怕又急,头都要给朱祐樘磕烂了。 他们这些人中,有纯粹是担心朱祐樘安危的,但这部分的官员非常少。 也有担心朱祐樘出征之后,会步英宗皇帝的后尘,回不来的。 他们倒也不是关心朱祐樘本人,只是担心万一皇权更迭之后,自己被政敌清理的。 历朝历代,每一次皇权更迭,都意味着他们这些大臣的势力也要经历一次权力洗牌。 如果运气好,是与自己交好的大员得势的话,自己也能水涨船高,鸡犬升天。 如果运气不好,自己成了被清理的那一方的话,下场好的致仕回家,下场不好的就可以开始给自己找个风水宝地,操办后事了。 但更多的,还是和边镇将领们,私下里勾勾搭搭,有着利益交换的文官们。 这部分的官员最多,尤其是徐溥和刘大夏,这次是真急眼了。 他们这些文官,真是打心眼里,不希望朱祐樘御驾亲征,巡视九边。 徐溥见朱祐樘听不进劝,干脆咬咬牙,诤言进谏。 “陛下!昔年英宗皇帝御驾亲征,遭逢土木堡之变,英宗被掳,国将不国,陛下可要……” “大胆!” 朱祐樘见徐溥竟敢重提英宗当年的旧事,不由得勃然大怒。 他一巴掌拍在龙椅上,倏然起身,用手指着徐溥。 “不光是朕要亲征,你们这些人也得随朕亲征!” “你,户部尚书徐溥!” “还有你!兵部尚书刘大夏!” “明日都随朕一起出征!” “啊?!” 徐溥和刘大夏听到朱祐樘的命令,人都吓傻了,当时就愣在了原地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,朱祐樘不仅要自己亲征,还要带他们这两个尚书一起亲征。 而朱祐樘其实从一开始,就已经决定,要带着这两人去亲征了。 说是亲征,实际上就是巡边。 瓦剌寇边,朱祐樘心里知道这是假消息,就是为了阻止他清查边镇的将士数目。 户部和兵部绝对牵扯其中,这两部的官员,不能留在京城。 而且朱祐樘这次出征,不仅要带两部尚书,他还要把半个朝廷的官员,都带出去。 自己这一走,不知道这些官员,能在京城里掀起多大的风浪。 把这些不安定的官员带在身边,自己才能稍微放心一些。 “屠滽!” “臣在。” “你们整个都察院,两千多名监察御史,明天全部随朕出征,一个都不能少!” 屠滽心中苦涩,想死的心都有了,但他又不敢违命,只能叩首领命。 “是,陛下。” “还有六科所有的给事中,明日也随朕出征。” 六科给事中们,听到朱祐樘的话后,如丧考妣,惨白着一张脸,叩头称是。 朱祐樘还没有停,继续如阎王点卯一般,说出一个又一个朝廷大员的官职和名字。 “除此之外,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鼎,刑部右侍郎丁炫,工部右侍郎王永贺。” “翰林院侍读学士张意,行人司司正尹阊,通政司右通政龚泉铵。” “太仆寺卿刘荣,大理寺少卿马预,太常寺少卿黄阳铮,尚宝少卿凌褚,钦天监夏官正刘歆。” “户部郎中齐望,兵部郎中程斯韫,主事俞检……” “明日都随朕,御驾亲征!” 朱祐樘每念出一个名字,这些被念到名字的文官,脸色就变得苍白一分。 而被朱祐樘叫到名字的官员中,有八成的官员,户籍都是江南地区的。 徐溥和刘大夏自是不用多说,刑部侍郎丁炫,赣州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