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当汪直的话音落下后,场中响起了一阵舒气声。 幸好没有吃空饷,缺粮饷,缺武器的情况,只是屯田方面有点问题。 这些问题,和他们这些京城中的文官没半点关系,朱祐樘要如何处理这件事,都无所谓了。 徐溥和刘大夏等人,虽然不知道罗信是如何应付过这次清查的,但只要没出事,他们也就松一口气了。 不过这舒气的人,是如此之多,哪怕声音极其细微,但叠加起来,便已是肉耳可闻。 这阵舒气声来的如此的不合时宜,让场面变得有些尴尬。 朱祐樘听闻居庸关一切正常,只是屯田有些问题后,并没有准备深究。 他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,还是整顿军务,不在这些细枝末节上。 所以朱祐樘很快便下令:“新开垦屯田数计入户籍,部队继续向前行军!” “是,陛下!” 汪直和高顺正准备继续命人启程时,徐溥和刘大夏却突然凑了过来。 “陛下,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,诸位官员和随行人员也都累了,不如就在居庸关住一晚吧!” “是啊陛下,今天已经走了不少的路了,不如先休息一天,让官员和将士们恢复恢复体力,明天再行军吧!” 京城到居庸关才一百多里路,磨磨蹭蹭走了这么久,这些人就想休息不走了。 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! 其实徐溥和刘大夏的心思很简单,就是想拖延一下时间。 让前面的沿途卫所,和居庸关一样做好准备,迎接朱祐樘的清查。 但朱祐樘今天走的这么急,就是想打边镇将领们一个措手不及,怎么可能在路上一拖再拖呢? 所以朱祐樘直接回绝了,徐溥和刘大夏的奏请。 “这才出来多久?就这么点路,住什么住?” “继续出发,勿要再议!” “是!” 汪直领命,当即就给西厂的番子下令,让他们立刻催促文官们和后勤人员,立刻启程。 高顺的陷阵营更是令行禁止,一声令下,已经是做好了行军的准备。 徐溥和刘大夏根本没辙,只能灰溜溜地准备出发。 就在这时,罗信来到了朱祐樘的龙轿前,面色急切地向其汇报。 “陛下,末将刚刚收到消息,已经有不少瓦剌敌军,穿过宣府,进入关内了!” “此去宣府的大路实在危险,陛下若是要去前线,请绕路从紫荆关方向走,这条路线很安全。” 紫荆关就是之前,马文升从大同府返回京城时,所走的那条路线。 那条小路非常背,人迹罕至,路非常不好走。 当时汪直就是在这条道上,堵在了马文升的马车前,轻易地带走了马文升。 罗信此时突然让朱祐樘从紫荆关走,非常可疑。 但更可疑的,是瓦剌敌军穿过了宣府,进入关内这件事。 汪直之前便在宣府和大同巡边过,此时立刻对罗信的话提出质疑。 “宣府拥兵十一万,墙高城厚,又有火器驻守,除非是宣府破关,瓦剌怎么可能入得了关?” 实际上,宣府和大同这两个关口,修的又高又厚,还有长城阻挡。 再加上屯兵数量众多,又有火炮,火铳等武器加持。 如果是正常打,北元那些余孽把脑子打烂,他们都打不进关内来。 之前鞑靼小王子麾下号称十万大军,实际也有六七万人。 他们打了大同半个月,连大同总兵都打死了,都没能打进关内来。 第(1/3)页